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

2024-05-20 10:28:48

石棉县拥有集中连片的开展黄果柑产业园。图为2015 年3 月12 日,生态水青山变挖角乡七里坝新村周围成片的环境黄果柑林。

 

  生态是保护雅安第一大优势,加快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行动有效供给,努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让绿有机统一,使生态红利持续富民强市。金山我市以建设美丽雅安、银山生态强市为总揽,开展立足生态优良、生态水青山变资源富集的环境比较优势,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,保护明确了生态富民行动计划,行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、让绿生态农业富民提升行动、金山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富民行动、积极推进产业绿色化,强化生态底线意识。

  作为生态富民行动计划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任务,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意义何在?怎么实施?进展如何,又有何成效?

  任务

  让生态绿成为最厚重的底色

 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、退耕还林,巩固退耕还林成果,推进生态脆弱区石漠化治理和干旱半干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,加强水资源保护,大力实施土地整治,坚守耕地保护红线,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双赢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。

  现场

  良好生态环境

  美了山水富了民

  石棉县安顺乡安顺场,是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。站在安顺场向对面眺望,成片的黄果柑园、崭新的安靖新村、独具特色的松林藏寨次第进入眼底。大渡河是石棉的“母亲河”,沿河两岸,随着海拔上升,依次种植着集中连片的黄果柑、枇杷、核桃,时不时可见新村聚居点掩映在果园间。

  近年来,石棉县实施林业“三大工程”(人工造林、封山育林、天然林保护),着力推进“产业生态化”和“生态产业化”进程,紧紧围绕产业增效、群众增收的核心任务,建成黄果柑、枇杷、核桃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17万亩,形成了“村村有项目,户户有支撑”的产业格局。

  与石棉比邻的汉源县,一直以来石漠化问题突出,全县岩溶地区面积达95000多公顷,石漠化涉及乡镇达28个,约占全县乡镇的85%。2008年,汉源县成为全国首批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,2011年成为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县,2014年,汉源又投入80余万元用于治理当地石漠化。

  在高密度的石漠化治理节奏下,汉源县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等措施,在荒山上大面积开种药材、大樱桃、刺槐、红桦等经济作物,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,带动了老百姓发展致富。清溪镇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便是其中一例。将项目与附近的茶马古道旅游观光点、旅游环线产业相结合,投入梯田建设、坡面水系、田间道路与特色产业配套资金1250万元,通过土地流转、大户承包等形式,发展了千亩脆红李和花椒,打造了集旅游、产业、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区,实现了“治理水土流失,发展生态旅游”的目标。

  既要金山银山,也要绿水青山,更要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。丰富的林业资源,造就了雅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。林业产业化的推进,更让林业成为我市五大“雅字号”特色农业产业的重头戏。

  不只是退耕还林、石漠化治理,那些与群众生产生活、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生态修复和保护项目,也在加快建设并发挥成效。

  宝兴县,被称为“堤防上的县城”,水在为这座城市增添灵动韵味的同时,也增加了其防汛防洪的压力。经过两年多的灾后恢复重建,投资1.7亿元、可保障18个新村的堤防工程也已经全面竣工,绿草如茵的生态堤防不仅成为受灾群众的生命防护墙,更是他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。

  “立足灾区生态环境特色优势,在生态植被和大熊猫栖息地修复上突出自然恢复,在生态保护设施恢复上突出环境友好,在产业培育上突出绿色低碳,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突出示范引领,着力打造西部一流、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示范区……”《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》的一项项目标,正在雅州大地转化成生动鲜明的画卷。

  行动

  明确时间表路线图

  时间倒逼目标倒逼

  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,既是维持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求,更是实施生态富民与生态强市的具体抓手。”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我市将继续实施防止水土流失工程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行动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等,加强巩固生态家园建设,改善人居环境、发展生态产业、提高生活质量,实现社会、经济、生态效益相统一。

  该负责人介绍,在每类项目的实施中,我市坚持因地制宜,突出重点,并汇出了明确的时间表、路线图。在开展水生态治理行动上,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及小型水库建设、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、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等工程。到2018年,治理山洪沟5条,新建堤防100公里,综合治理长度14公里,新增和恢复蓄水饮水提水综合灌溉能力13000万立方米,县城和重要乡镇达到国家相应防洪标准,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,抗旱应急备用水源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。

  在继续实施防治水土流失工程方面,扩大退耕还林规模(新一轮退耕还林),实施生态脆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防治水土流失工程,水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保护。到 2018 年,累计治理石漠化土地112平方公里、水土流失面积180平方公里。

  为守住耕地红线,我市还明确加大耕地保护力度。围绕生态农业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,实施土地整治,提高耕地质量,用好灾后恢复重建占补平衡指标。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,调整完善基本农田布局。到 2018 年,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0个,整理土地14.5万亩,预计新增耕地1.1万亩,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0.06万公顷以上。

  此外,还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结合,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。依法划定、调整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,加强监督检查,实行动态管理,大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,确保农村饮水安全。到2018年,新建、改造300处供水工程,重点解决261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供水问题。

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我市还将在重建的基础上,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。加快推进治理工程,进一步加大工程性防灾工作投入力度,加快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进度,做好地质灾害隐患避险搬迁、应急排危除险工作。实施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,整合地质灾害治理和避灾搬迁、异地扶贫搬迁、生态修复、土地开发整理、退耕还林、小流域防洪和水保等方面的力量和资金,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分散农户搬迁居住。在生态环境恶劣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,结合灾后恢复重建、地质灾害治理、新型城镇化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,合理安排搬迁地点、搬迁资金、搬迁进度。

  雅安日报/北纬网记者 唐小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