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德修身悬壶济世 诚善待人奉献社会

2024-05-07 01:22:28

陈怀炯(二排左一)与家人们

  在雅安,德修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身悬世诚善待医者,大家亲切地称他“大先生”。壶济先生的人奉名字叫陈怀炯,是献社四川省名老中医,在中医骨科方面的德修名气远播全国各地,尤其在雅安及川藏线地区,身悬世诚善待更是壶济深入人心。

  陈怀炯出生于医学世家,人奉祖辈世代从医,献社如今年近八旬的德修他,已坚持行医六十余载,身悬世诚善待带领家人传承“以仁者之心践行医者使命,壶济不图名利,人奉一心为患者”的献社家风家训,悬壶济世奉献社会。

  正因如此,陈怀炯一家早在2020年就被评为“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”。

  心有大爱

  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

  都说,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、无字的典籍、无声的力量,陈怀炯就是在点滴工作和生活中,润物细无声地将好的家风传承给一家人。

  陈怀炯的儿子陈若雷,现任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。陈若雷说,自幼年记事起,便知晓父亲开着一家小诊所,维持全家5口人的生计。在父亲的眼里,诊所便是家,家便是诊所。

  “父亲已经年近八旬,现在依旧坚持行医,一年365天,天天上班。”陈若雷说,父亲不打牌、不喜欢娱乐活动,唯有给人治病是他的最爱。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,一家人都从事和医学相关的工作。

  陈氏家族世代行医,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。耳濡目染中,陈怀炯从小爱上中医,14岁出头就跟叔父学祖传中医骨伤治疗。

  陈怀炯作为陈氏骨科第三代传人,始终秉承老一辈诚信、宽厚的处世准则,视患者为朋友,以为患者解除痛苦为最大快乐,从不计较诊费得失。

  “行医从来不是一门生意。”陈怀炯说。

  改革开放初期,生产生活环境较为艰苦,一些群众在生产中砸伤、跌伤后,由于交通不便、经济收入不高等因素,通常会以拖着的方式等伤口自愈,导致很多患者伤处骨肉腐烂以致残疾甚至失去生命。

  陈若雷说,当时,父亲每次遇到无经济条件医治的困难群众,费用上总是能免则免,无论多晚他都会开门接诊,无论远近的患者,他都一视同仁。

  曾经有一位藏族群众骑马时不慎摔成重度骨折,听说陈怀炯能做到不手术治好骨伤,历经千辛万苦赶到天全求医,到达时已是凌晨。

  当时正值寒冬,熟睡中的陈怀炯被叫醒,得知患者情况,他立马起床为其诊治。患者不通汉语,陈怀炯就用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,不到10分钟就为其接好了断骨。

  四川内江一位老人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,因家里经济条件差,本想放弃治疗的他无意间从同乡口中得知,在雅安市天全县有个叫陈怀炯的,找到他便可以花很少的钱治好骨折。这位老人慕名前来求医。

  陈怀炯了解到老人的困难后,悉心为他治疗,并免去全部医疗费用,还为他购买了返程的车票。

  在陈若雷的记忆里,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。

  “父亲教导我们要以仁者之心践行医者使命。”陈若雷说,让更多的病人看得起病成为一家人行医的初衷。

  诚善待人

  严于律己传承好家风

  家风,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上,体现在每个成员身体力行的榜样示范上,体现在长辈对晚辈耳濡目染、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上。

  陈怀炯以严树威,以严正己,时刻感染着陈氏后辈子孙。

  陈若雷介绍,他在家里排行老三,因家学渊源,他与二姐都继承了父亲的中医事业。

  在家教上,陈怀炯对子女的要求也格外严格,影响着后辈。

  陈若雷说,一直以来,父亲都极其严格约束子孙晚辈的言谈举止,就算到现在,全家齐聚一堂时,也会要求“吃要有吃相、坐要有坐相”“非己之纤毫勿占”。

  “小时候,父亲对我们管教很严,只有合情合理的要求才满足。”陈若雷说,通常只会满足购买学习用具之类的需求,从不纵容子女的“出格”要求。

  “父亲当年监督我背诵《汤头歌诀》《药性赋》,背不完、悟不透就不让吃饭的情景,至今记忆犹新。”陈若雷说,还有每天放学回家学习制作祖传中药制剂的情景等仍历历在目。

  陈怀炯对子女的严格,至子女参加工作、为人父母后,都不曾松懈。

  陈若雷刚参加工作时,有一次上班迟到,赶到医院时,同事们已完成了交接班。陈怀炯非常生气,当着同事们的面,毫不留情地批评陈若雷。

  在传承医技上,陈怀炯常说,医者就像是厨师和泥瓦匠一样,靠手艺谋生,别人远道而来找你治病,是相信你的手艺,只有为他们精准地解除病痛,才能被患者信服,被患者信赖。

  行医64载,陈怀炯仍旧用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:每天清晨5时起床出门,6时准时出现在诊室;每日俯身半跪为病人诊治,一年365天,上班接诊从未间断。

  陈怀炯说:“活着一天,就为病人服务一天,这是医生的本分,选择了这条路,就要尽这份心!”

  治病救人

  把毕生所学奉献社会

  在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的心路历程上,陈怀炯胸怀苍生、服务人民,把毕生所学中医骨科技能无条件奉献给社会。

  正因如此,1975年,为了能将所学继续服务群众,陈怀炯将发展势头良好的私人诊所、独门骨伤诊疗手法和祖传药方都一起献给了国家,建立起集体所有制的天全县城关镇骨科医院。

  1980年,医院更名为天全县中医医院,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。

  无论是当初的小诊所还是现在的三级医院,在陈怀炯的影响下,医院5毛钱的挂号费坚持了28年,直到2005年,因医院建立电子管理系统,才将挂号费调至1元。

  现在的天全县中医医院每年门诊量超55万人次,住院人数达1.6万余人次,手术9400余台次,配置病床750张,各类业务用房近8万平方米,拥有先进的设施和环境,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救治。

  陈怀炯常说,中医不能封闭着传承,有创新才有发展,一个人医术再好,能治多少人?让更多人学会治病,给更多的人治病,这才是当医生的目的和意义。

  正是这样的眼界和胸怀,多年来,陈怀炯打破祖训常规,把医术传授给子女的同时,还传授给医学骨科后辈。只要是诚心学习中医的,他都会倾囊相授。

  为了更加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就医,在陈怀炯的影响下,医院与甘孜州的部分医院建立了定向培训计划,每年培育中医骨科人才100余人次,并选派人员对口援助,让少数民族地区的轻症骨伤患者少一些长途奔波,在当地就能得到及时治疗。

  本报记者  高菲菲